8月19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总结交流大会在北京理工大学隆重举行。经济学院高茁宁团队(成员包括田穗、张辽、申琳)主讲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荣获新文科中级及以下组全国三等奖,实现了我院教师在教学竞赛中的历史性突破,也是我校在新文科赛道上的首次国家级奖项。
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宗旨,全国12.7万名教师参与校赛,3.4万名教师参加省赛,最终来自588门课程的2253名教师入围全国赛。经过激烈角逐,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88项、二等奖205项、三等奖295项。高茁宁团队依托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将数据科学、算法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于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开展系统创新,有效破解新文科教学实践难题,充分展现了我校在跨学科融合和数智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与成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林蕙青指出,五年来大赛有力推动了高校教学创新与育人成效提升,赛事规模、水平和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强调,大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教师交流的关键纽带和育人成果的展示平台,呼吁广大教师勇担教育强国使命,争做“中国金师”。
此次获奖,标志着我校连续三届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充分体现学院在深化教学创新、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提升教师跨学科融合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学院将持续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完善教学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活力,加速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