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时相逢,夏日蝉鸣时离别
长虹揽月、雅湖云影、书海风荷、丛鱼听学、藤廊寄梦……
在这里,你们怀揣学子梦,研途启航
在这里,你们胸怀家国情怀,书写人生理想
杭电学子、经院之生,
以笃学之心,学经世之学,守正求新,做济民之才
盛夏已至,你们在明亮与热烈中,踏上新的征程。
祝愿你们夏花般绚烂,熠熠生辉,前程似锦!
让我们一起领略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的风采
☆ 心若向阳,次第花开
姓名:胡忠博
年级:22级硕士研究生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应用经济学
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产业经济
导师:张辽 教授
毕业去向:华东师范大学
在读期间的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
[1]张辽,胡忠博,陈松.全球产业链重构下保障中国产业链安全的逻辑思维与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2024,(03):35-44.
[2]张辽,胡忠博.数据要素化对共同富裕程度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24,38(11):18-25+33.
参与科研项目:
[1]主持2023年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数据要素化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
[2]参与2023年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数字化发展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机制及路径研究》
[3]主持2024年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数字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转型效率影响的研究》
读研经验分享:处于当下回看过去的三年,看见的只有四个字--珍惜时间。我的研究生的一年级是由26个学分,几门课程构成;二年级是由两篇文章、一个项目组成;三年级则是由被论文撰写、备考和秋招等几件事所填充。我感觉这样的三年是比较紧凑的,在忙碌中时间转瞬即逝,三年仅是弹指之间。但如何让自己“忙”的有效,让时间变得有意义,是由个人在三年中的不断取舍决定的。有人觉得拿个硕士文凭就很有意义,有人觉得发表文章很有意义,有人觉得早点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意义。对自己人生规划不同,那么对意义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做出合理的规划是追求“意义”的第一步。我的经验是,如果想出一些科研成果,给自己留下“里程碑”似的东西,那么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要有所计划。首先,要多与自己的老师、课题组沟通,因为作为一个学术小白,与老师多沟通,得到老师的指点能让你少踩坑,节约更多的时间。其次,要多读文献,早点寻找到自己喜欢研究方向。看文献、写文章是一个非常枯燥的事,要是没有点兴趣那么能不能坚持写完一篇文章就会成为一个难题。最后,早点写完初稿,一篇文章从定题到初稿再到录用可能要经历一年的时间,所以早点写完可以占据一些优势,要是能保持“一在投,一外审,一在写”的状态,最后的毕业成果应当是很不错的。如果想要进一步深造,那么就要加倍努力,多发文章,最好是兼具外文和中文的文章发表。部分学校在评估学术成果时,对文章的质量、数量都是有要求的,也会更偏好外文。而且申博是有英文能力门槛的,最好是能将英语六级刷到500分,或者是通过雅思或者是托福考试,部分院校也可用SSCI或者是SCI的发表来替代英语成绩。如果你是以就业为第一目标的,那么你需要早点完善自己的简历。完善简历可以是在学校里参加一些竞赛类似于数学建模、研究生金融创新大赛等比较好的竞赛。或者是早点去企业实习,“扩充”简历,为自己积攒一些工作经验。现在一些大厂讲究“垂直”经验,所以最好能直接进入自己以后想要从事的行业进行实习工作。但是没有进入职场之前,可能不清楚自己喜欢的行业是什么,所以多趁有时间多尝试,多看看前人的工作经验总结。
感谢师恩:张辽老师治学严谨,指导学生时十分耐心、细心,对我学业上的指导更是毫无保留。是张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学会了认真待物、热情待人。我最需要感谢张老师这三年的细心教导,同时也需要感谢经济学院各位帮助过我的老师。玉不琢,不成器,正是各位老师的悉心“雕刻”才有了现在的我。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人生尽是出路,禁止焦虑,不要让自己困住自己。